中国古代婚姻制度论文,中国婚姻制度?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论文



1、中国古代婚姻制度论文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小可人儿桥宝贝 论中国古代婚姻制度 摘要: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是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确立而不断趋于成熟,附属于封建制度,其形成条件是封建礼法所决定的,与封建伦理道德密不可分。毫无疑问,这种制度也成为了封建统治者治理社会和维护其利益的1种工具。然而,这种制度的存在,不仅摧残了古代广大无辜的女性,对她们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而且还严重束缚着男女男性的发展,从而抑制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字:古代婚姻制度;封建礼法;封建制度;1夫1妻多妾制

1、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概述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实施的是“1夫1妻多妾”制。所谓1妻是指1个男子只能拥有1个正妻,然而却可以占有多个不同名分的妾,同时男人娶几个女人在当时是被礼法所认可的,不受法律和道德的任何约束。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在婚姻方面,父母占了很大的主动权。要是父母不赞同的婚事,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以失败而告终的。 正因为这种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不但没有给中国古代男女带来幸福的感情生活,反而变成了束缚中国古代男女追求感情自由、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的沉重枷锁,进而对古代男性又特别是无数无辜的女性的身心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婚姻制度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婚姻家庭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虽然它已远去,但我们仍能从这1制度中窥探。

中国婚姻制度?



2、中国婚姻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第1部立法就是1950年4月13日颁布的从5月1日正式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明确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1夫1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 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借婚姻关系索取财物……自那以后,经过数次更改,中国的婚姻法更加完善,更加人性化,特别是对于妇女地位的保障,对于社会、家庭的稳定与发展都有巨大的贡献。从中国整个婚姻制度、形式的变化中我门可以看到,婚姻制度的每1次改革都离不开1定的经济基础,都是随政治制度的改变而改变的;同时,它的每1次变化总是带来生产力的发展。可见,家庭与社会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其实我觉得现在这样就可以了,男女比例都要失衡了,搞1夫多妇不现实!

张教授在讲授完新中国婚姻法的发展历程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新中国离婚制度发展的认识,下面是4位同学的回答...



3、张教授在讲授完新中国婚姻法的发展历程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新中国离婚制度发展的认识,下面是4位同学的回答...

D。

我国历史上婚姻制度的发展进程?



4、我国历史上婚姻制度的发展进程?

从蒙昧到严苛——婚姻制度的进化 中国幅员广阔的国土和复杂的地貌为多种制度——包括婚姻制度——的共存提供了条件。从习以为常的婚俗到抢婚、走婚等在常人眼中匪夷所思的制度,正是我国婚姻制度演变的1幅不规则投影地图。 婚姻制度的演变最为明显的体现在于婚姻对象的选择,从母系社会的走婚制,到奴隶社会“蒸”、“报”婚制(这种制度即使在贵族阶层也1直延续到春秋时期)到严格的伦常礼教束缚下的模式化明显的婚姻制度,婚姻1方面由蒙昧走向了有序与严谨,从单纯的生物学意义越发具有了社会学意义,婚姻把社会矛盾和摩擦通过生物性的方式加以转移和释放又通过社会性的方式将其社会性和生物性的矛盾冲突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安定的力量;另1方面,婚姻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从自然作用逐渐被人类所认识和利用,并逐渐沦为人类社会的筹码,由于被过渡奴役而失去了原始推动力量,这可以认为是1种过度的、畸形的进化。 这场进化的积极意义在于通过社会性成分的加入促进了群体的稳定,使社会关系足够紧密而不至于过分复杂,并且有利于基因的优化组合。但同时,过大的社会性成分使婚姻之于1般社会活动的个性丧失,从而大大削弱了婚姻转移社会矛盾、转化社会推动力的作用。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起源?



5、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起源?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起源?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自古以来中国固有的习俗。想要追究中国婚嫁制度的由来,就得回到几千年前。《易经》的《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中国婚嫁制度的奠基者就是伏羲,伏羲最大的功绩就是创立了男女的婚配制度,最终使得人类的体质和智力都有了1个质的飞跃,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在母系社会,女性可以非常明确的知道自己的孩子是自己的,抚养长大就行。但是到了父系社会以后,男人的财产想要继承下去,就首先得确定孩子是自己的。婚姻制度就这样出现了,婚姻制度是为了保证自己血脉的纯洁性,也形成了1种社会契约。不过归根到底这种社会契约起源于父系社会,所以具有很强的男权主义思想。那时候把女人当做1个财产,女人从独立的个体变成了私有财产和附属物。所以婚姻制度的起源是1种产权制度。到了农耕社会,农耕社会的生产模式决定了男性劳动力依然占据主动性。但是工业时代纺织厂的女纺织工甚至可以产出等同于丈夫的生产价值。这个变革直接决定了女性独立运动的产生和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基础,几千年的婚姻制度也开始进步了。女性在家庭当中的地位慢慢的从从属变成了平等。夫妻双方变成了1种平等的合作关系,这时候的婚姻制度变成了1种经济制度。双方在1起生活,经济上1起付出,远比1个人要生活容易的多。以后的婚姻关系或许会演变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1种吧,变成人与人之间的1种关系。

民法典中国的婚姻制度包括哪几种?



6、民法典中国的婚姻制度包括哪几种?

民法典规定我国的婚姻制度包括婚姻自由、1夫1妻、男女平等。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千04十1条 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 实行婚姻自由、1夫1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第1千04十9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相似内容
更多>